郑森所在的旗舰,是郑氏水师最大的战船。
在郑森的陪同下,朱慈烺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这艘战舰。然而,等他看过一遍之后,却感到有些失望。
朱慈烺记得,17世纪的海洋上,数“盖伦船”威力最大。这种战舰在船舱两边布设了数十乃至上百门火炮,不仅火力更猛,射程也更远。
而脚下这艘战舰,所携带的火炮不过是船头的大发贡炮1门、千斤佛郎机6门而已。跟盖伦船相比,郑氏水师的火力逊色太多。
朱慈烺问郑森:“你听说过盖伦船吗?”
郑森点点头:“我虽然没有亲眼见过,但听我父亲说过这种船,据说威力巨大。当年料罗湾海战,我大明水师面对荷兰人的盖伦船,付出了很大代价。幸好父亲采用火攻战术,让大量着火的船趁夜漂向敌舰,让荷兰人空有火力上的优势,却无从发挥,我军才艰难地取得最后胜利。”
朱慈烺称赞道:“若论海战,你父亲可谓难寻敌手,料罗湾一战更是有大功于我大明。要是这一仗打输了,大明的近海可就成了荷兰人的天下。”
郑森一阵激动:除了圣旨那一次,这是第二次听到朝廷的人对父亲如此褒奖。
朱慈烺看了看周围的战舰,全都是那种传统的福船。他不无遗憾地说了句:“要是我们也能有盖伦船就好了。”
郑森有些不解:“大帅,我听说清军没有水师,对我们的船队不构成任何威胁。我们的战舰已足以支援陆军,即便没有盖伦船,也关系不大。”
朱慈烺有自己的看法:“虽然没有盖伦船也无碍大局,但如果有一艘这样的战舰在渤海边巡弋,那么沿海10里之内的清军都将不得安宁,时刻担心炮弹飞到他们头上。”
“妙!”明白了朱慈烺的意思,郑森出了个主意:“大帅,虽然我大明目前还造不出盖伦船,但要想弄到一艘,也并非没有办法。”
“哦?”朱慈烺一听就很感兴趣:“你说说看,该怎么做?”
“自从料罗湾海战后,荷兰人跟大明水师已经相安无事多年,可以找他们买一艘盖伦船。”
朱慈烺追问道:“他们不记仇吗?”
“有钱能使鬼推磨嘛,再说试一试也无妨,如果他们不卖,那就拉倒。”
“嗯,这倒是个办法。”
郑森提醒道:“荷兰人精明得很,如果我们有求于他,肯定会要价很高。”
朱慈烺直截了当地问道:“找他们买最好的盖伦船,估计得多少银子?”
郑森一怔:这位大帅对于一般的盖伦船连问都不问,只想要最好的盖伦船,真是不惜血本。大明官员中能有如此见识的,可谓绝无仅有。
犹豫了一下,郑森小心翼翼回答:“我也说不准,但可能需要一百万两银子。”
朱慈烺脸色平静:“虽然贵了点,倒也物有所值。”沉默了一会,朱慈烺下定了决心:“那就买吧。”
郑森心头一颤:说实话,要是能买到一艘这样的战舰,他也很想去观摩一下。可以说,盖伦船对于任何水师将领都极具诱惑力。
郑森定了定神:“要不我写一封书信给我父亲,请他找荷兰人接洽一下?”
朱慈烺点点头:“写吧。明天我们就要到山海关了,可以通过朝廷的驿站,将这封信快马送到福建,交给你父亲。至于钱的问题好办,我马上写奏折给皇上,请陛下下令户部拨款给你父亲,用于购买盖伦船。”
郑森有点不放心:“大帅,这真的是一笔巨款啊,你可要想好了。”
朱慈烺微微一笑:“你听说过朝廷发行国债的事吧?”
“这时我知道啊。”
“皇上亲口说过,只要有助于打赢满清,朝廷没有什么舍不得的。盖伦船是我们打胜仗所必需的,所以皇上一定会准奏。需要多少银两,找民间借就是了,你不必担心。”
郑森心说:借这么多钱,将来可怎么还呢?可转念一想,操心这个干什么,这是他该管的事吗?
想到将来能登上威力远胜福船的盖伦船,郑森就激动不已,在送朱慈烺回去休息后,立刻在自己的舱室里开始写家信。
~~~~~~~~
此刻在凤凰山,袁熙芸和徐传斌、宋德成起了争执。
这些天,她一直在派探子打听山海关里的消息。然而,几天前朱慈烺却突然不知去向,让袁熙芸担心是不是出了什么意外。
又过了两天,她才得知朱慈烺去了天津,据说是南方郑芝龙派来的水师已经到了,朱慈烺要前去检阅。
关于郑氏水师,朱慈烺其实在凤凰山上时也跟他们说起过,所以袁熙芸并不感到意外。原来朱慈烺是忙这件事去了,难怪好几天不知去向呢。
不知不觉中,袁熙芸发现自己的注意力已经无法从朱慈烺那里挪开。她需要每天都知道朱慈烺的行踪,如果没有消息,她就会感到不安,督促探子们抓紧时间打听。
今天,袁熙芸得到消息:朱慈烺乘坐的战舰,将于明天抵达山海关外的临时码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