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的确做好了两手准备:如果朱慈烺率部增援,就半途击之。多铎前几天说的话很有道理,只要打垮了明军主力,明军的前锋、后军就会不战自溃,而如果能趁机干掉朱慈烺本人,大明就不足惧了。
因此,多尔衮的优先目标确实是朱慈烺。
在率部疾进了一阵后,为了能让朱慈烺的人马追上来,多尔衮甚至有意放慢了速度,然而朱慈烺那边却一直没有什么动静。
多尔衮有些闷闷不乐,对多铎说:“朱慈烺这家伙的确是个劲敌,对于咱们的计谋,他根本不上当啊。看来我想在锦州城外围困他,确实有点异想天开了。”
多铎哈哈一笑:“哥,没事的。既然他可以置后军的生死于不顾,那咱们就笑纳了。”
多尔衮点点头:“也对。饭要一口口地吃,收拾了王廷臣,朱慈烺的力量就被削弱了一块,我就不信他会不心痛。等到下一次,他也许就会露出破绽。”
“没错,就是这话。”
就在多尔衮命令清军放慢速度前进时,明军方面确实有人追过来了,不过不是朱慈烺,而是郑森的战舰。
当多尔衮骑着马缓缓前行,和多铎商议军情的时候,郑森率领的两艘战舰正从附近的海面上经过。
海岸边绵延的树林遮盖住了清军的身影,却挡不住那些高扬的旌旗。
战舰上的一位炮手率先注意到了岸上的清军旗帜,立刻向郑森报告。
这个情况立刻引起了郑森的兴趣,他盯着那些旗帜看了好一阵,回头问那个炮手:“咱们的炮弹能打到敌人那里吗?”
炮手目测了一下,结论是:如果尽量靠近岸边那些树林的话,应该可以命中,不过也差不多到了射程的最末端。
“既然有希望,肯定得试一下。前天那场仗,咱们开炮的机会不多,实在不过瘾。今天碰到这样的战机,岂能放过?”
“那您就下令吧,我们一定给敌人一个意外的‘惊喜’。”
“好。”郑森向旗语兵做了个手势,旗语兵会意,指挥后面那艘战舰一起向岸边靠拢。
岸上的清军被树林挡住了视线,没人注意到海上的动静。
两艘战舰快要抵近树林的时候,炮手提醒郑森:再不能往前了,会有搁浅的危险!
郑森深感遗憾:要是能再近一点,炮火的覆盖范围将更广,杀伤力也将更大,可惜只能开到这里了。
战舰停了下来,船头对准岸上,火炮已经就绪,郑森下令:“给我使劲地轰,不要吝惜炮弹!”
岸上,清军大队人马正在行进,忽然听到几声巨响。
“什么声音?”多尔衮问身旁的侍卫。
“王爷,不好,是炮弹!”有个侍卫已经看见几个圆球正向这边飞来,连忙提醒。
说时迟那时快,炮弹已经落地开花,多名清军当场倒下。
多铎不失冷静:“炮弹是从海上飞过来的,赶快往西边撤,只要远离海边,就没有危险了!”
清兵纷纷打马向西,多尔衮也正要拨转马头,一枚炮弹不偏不倚,落在了多尔衮坐骑左侧的不远处。
事发突然,侍卫们来不及反应。危急关头,只见有人骑马冲上前去,挡在了多尔衮身边。
炮弹“轰”地一声炸响,铁砂飞溅,那人当即滚落马下,他的坐骑被无数铁砂击中,痛得嘶鸣着高高跃起,随后瘫倒在地。
多尔衮正想看看是谁救了他,侍卫们催促道:“王爷快走,这里交给我们!”
“一定要把人给我救下来!”多尔衮吩咐着,打马向西而去。
过了好一阵,惊魂未定的清兵终于在远离海边的一块平地上聚齐。
多尔衮命人清点了一下人数,死伤了40多人,这让他十分恼怒:“刚才到底是怎么回事?”
多铎回答:“刚才有人看见海上有两艘战舰向南开走了,应该是朱慈烺的水师。”
多尔衮更加气愤了:“明军的战舰真是我军的心腹大患!以后我们连在海边行走都不安生了。”
“是啊,以后得多长一双眼睛才行,不光要盯着陆地上的明军,还得注意海上的战舰。”
这时,旺吉努被抬了过来,侍卫们告诉多尔衮,刚才就是旺吉努挡住了炮弹。
多尔衮紧握着旺吉努的手:“好兄弟,今天多亏你救了本王一命,本王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
旺吉努挣扎着起身:“王爷是大清的擎天柱,跟王爷比,我这条小命就算是丢了也没关系。”
多尔衮很感动:“别这么说,你为大清立下大功,大清也不能亏待你啊。对了,你伤势怎么样?要不要紧?”
“王爷放心,郎中已经看过了,说我性命无忧,就是取出左臂上的铁砂需要花一些工夫。”
“只是左臂受伤吗?”
“是的。当时我看到炮弹正朝您飞去,就赶紧打马上前。在爆炸的那一瞬间,我已经有所防备,赶紧往坐骑右边滚落,马身替我挡住了大部份铁砂,不过左臂还是受了点伤,好在没有大碍,请王爷不必担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