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小说网

第六十六章 大明科技

兵器制造局的军器监事,只是一个六品的小官,远远看见小国公和兵部尚书张凤翼,早已飞奔而来为他们执马牵蹬。

“杜监事,由你带我们巡查即可,让其他人都散了。”

张凤翼下马后,看见十来个官员围成一圈儿,一个个脸上都有些紧张,朝军器监事吩咐道。

“两位大人请随下官来。”

杜监事闻言,挥手让手下散去,转身谄媚对张世泽二人说道:“戊子库储藏的是弓箭盔甲等物品,广积库储藏的是硫磺、硝石等物品……”

步入其中,随着杜监事的讲解,整个兵部军器制造局分为两大块,一是作坊,二是仓库。

作坊除了生产刀、枪、剑、戟、鞭、斧、盔、甲、弓、矢等军用器械和零用的铁锁外,还掌制造军器等等。

只是火器乃机密武器,不管是朝廷还是地方,都有专门的太监负责管理。

听到这里,张世泽点点头,这是应用之意。

用太监来管理火器,已经是最大程度防止火器泄密了。

毕竟,外臣活动范围广,离职或者致仕了,天涯海角到处乱跑,甚至有可能传给子孙或者弟子,而太监就没有这层顾忌了。

所以说,太监这个阶层,对于国家而言,还是有许多用处的。

至于有人说大明的灭亡就灭亡在宦官阶层上,张世泽对这种说法向来是嗤之以鼻的。

明朝的宦官问题一直被某些别有用心夸大其辞,甚至被夸大到无边无际的地步。

而张世泽却恰恰认为,这实质上是文官与皇帝之间矛盾的结果。

明朝的宦官不能和汉朝比,更不能和唐朝比。

便是宋朝的时候,文官势力已经相当庞大,但是皇帝至少还能和文官集团达成一定的默契,彼此合作。

可到了明朝,皇帝是真正成了孤家寡人,完全是一个人和文官集团在抗衡。

这时候他不得不利用宦官来缓解自己的压力。

当然,太祖和成祖除外。

他们能吊打所有人。

至于崇祯皇帝嘛,他身边几乎已经无人可用了。

此时的文官集团心里想着的装着的,全部都是他们那个小团体的利益。

因此,崇祯皇帝不得不大幅提高宦官的地位来抗衡文官集团。

只是可惜的是,他自废武功,裁汰厂卫,终究做了无用功。

想到这里,张世泽暗自思虑,要不要劝劝崇祯皇帝重开厂卫呢?

到时候见机行事吧!

微微思忖,张世泽觉得还是不要急于求成。

同时,他的眼光也被成排的破甲矛头所吸引。

因为,这矛头分明就是加长加大了的三棱军刺啊!

没错,就是三棱军刺。

张世泽拿过一柄长矛仔细观察,枪头造型极其简单,三棱状,每一面都开有血槽。

“破甲,真是名不虚传呐!”

张世泽赞不绝口,他可以想象成千上万战士如果拿着此矛,刺穿敌人的铠甲,恐怕也不是什么难事。

而在硬木长矛旁边的木头台子上,还放着一把刀。

它的整体造型完全不同于这个时代大明的腰刀、雁翎刀、柳叶刀、戚家刀,也和后金的顺刀,挑刀等不一样。

刀身长约三尺,厚背宽刃,刀尖像是一片飘零的橡树叶,刀身上有着占据整体宽度三分之二的深弧血槽,刀身略弯,拥有着优美却又凶悍的弧度。

这是一把锦衣卫的绣春刀。

不得不说,科技在冷兵器时代,也是时时刻刻存在的。

就像是绣春刀那神奇的弧度一样。

这种弧度赋予了绣春刀神奇的力量,钢刀出鞘,任何人挥舞起来,其自身弧度带来的劈砍威力可以轻易砍断小树,辟开木桩。

张世泽手握住沉甸甸的铜柄,左手的大拇指指肚在刀口上轻轻划过,感受着那冰冷的锋锐。

而后收刀入鞘,忽的大踏步前行,疾走两步,身子一转,借着转身的力道挥刀出鞘,向着面前一棵小树狠狠的砍下去。

一声喀喇喇的脆响,那足有成年男子手腕粗细的小树便是被砍成两段,上面的树冠轰然倒下。

试了一下这刀的锋锐,张世泽感觉至少已经达到了一般钢材的程度。

大明此时已可以用炒钢法和灌钢法冶炼出远远超过同时代欧洲的钢来,但是数量不多。

尤其是在北地,绝大多数都是熟铁而已。

但是工匠把熟铁兵器烧红之后用铁锤数千次的锻打,再加上木炭中碳元素渗入到了铁中,却足以打造出钢制的兵器来。

此时大明铁匠的锻造技术,绝对是天下无双。

收刀入鞘,张世泽笑吟吟道:“不错!很不错!”

“小国公,其实……”杜监事见张世泽很高兴,也开腔吞吞吐吐想说什么。

只是,神色间好像有些犹豫。

书吧小说网【www.48txt.cc】第一时间更新《抢救大明》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