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相王的四十岁寿辰,大成人在六十岁前每十年过一次生日,十年既为一辰。
这一天、相王宫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从各地赶来给相王祝寿的人一拨拨走进安庆殿,共同举杯庆祝相王寿辰。
相王高兴,永宁公主的脸上挂着欣然的表情。
可相王知道她的心情,抽空对她低语:“莫要担心,为叔已吩咐你大哥,明天一早带领虎卫出城寻找他们。”
永平郡王杜明远在一帝一王的子女中排在首位,是永宁公主的大哥,又称大郎。
这种排序是皇家独有,充分体现一帝一王的亲近。
言毕相王举杯喊一声:“畅饮。”
放下酒杯听到永宁公主悄声问道:“叔父派出大哥,是想参与寻找漂流瓶吧?”
相王笑道:“韵宁啊、女孩不要太聪明,以后嫁不出去的。”
永宁公主笑道:“侄女很笨,叔父还是明示吧。”
相王看看坐在下首的陆之道、转脸悄声说道:“若不是陆之道来了,为叔还想亲自参与呢,这么好玩的事只能让你大哥代为叔参与了。”
永宁公主毫不犹豫地回道:“大哥当然可以参与,但叔父准许侄女明天一早就走。”
相王沉声说道:“危险的事女孩子就不要参与了,让你大哥出面就行,你在相州等着就是。”
永宁公主以其道还其身,“这么好玩的事侄女如何能不参与?没有侄女的参与,大哥也未必能参与进去。”
叔侄俩相互威胁,相王皱眉说道:“女孩子打打杀杀不好。”
永宁公主立刻回道:“您在说曾祖母吗?”
她嘴里的曾祖母就是天圣皇后,文宗皇帝和老相王的母亲,相王的祖母,当年手持长剑护在太祖身边,保着太祖渡过十余次生死大劫。
她是永宁公主心中的偶像,提起曾祖母让相王无话可说,举起酒杯哈哈一声、喊声“畅饮。”
大家关注叔侄两人,相王和永宁公主嘀嘀咕咕,看两人的表情好似挺神秘,闻相王招呼,众人纷纷举杯,
寿宴结束已是晚上九时多了,永宁公主回到寝殿后仍然没有得到陈彻的消息。
这枚诱饵擅长无影无踪,第一次被蛛丝捆住毒烟迷昏,这次被小红枣强行绑架、一路绝尘而去。
面对这种情况,永宁公主仍然安若泰山,好似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公主妙计安天下。
她的脸上带着清冷的表情,安然的洗浴、上床,躺在床上却无法合上双眼。
陈彻带队快速离开相州是对的,充分体现了侄女对叔父的绝对信任,暗中欣慰地表扬一句:“有点小聪明。”
可他们的速度却出乎她的意料,纵马疾驰好似赛马一般,让她一度怀疑,陈彻猜出诱饵的正确使用方法正亡命而逃。
随即推翻这种怀疑,五十名忠心耿耿的御直卫节级甲士也跟着跑了?陈彻没这么大的诱惑力。
可他们一路疾驰干什么去了?
他们行动不明,失去了继续南行借口的永宁公主,只能与相王签定城下之盟。
张幼薇派出信使的目的是为她继续南行提供借口,而她派出一支小队寻找信使也是这个目的,她没想过真能找到信使。
信使肯定被困或被杀死了,在一千余公里的范围内寻找信使,别说是五十一人组成的小队,就算派出五万大军也是大海捞针。
陈彻应该明白这个道理,不、他也许不明白,此时正在山林里扒拉着树枝草丛,还要高喊几声:“信使信使、你在哪?”
或者一路奔向福州,找到张幼薇再要一封信跑回来?他们找不着信使,只能自己当信使了!
“他不会这么笨吧?”她怀疑。
“他就这么笨。”她肯定。
永宁公主想着各种可能一夜无眠,次日早晨、还要若无其事的去给相王和相王妃请安,顺便说句话:“听说御直卫、探事司、应天府派出三路人马前往福州公干,侄女甚是好奇,想去看看。”
相王妃劝道:“你是公主,不要参合这些事,相州景色宜人、山美水秀,在这里多住一些日子,由姐妹陪你一起游玩。”
相王却说:“为叔也甚是好奇,你代表你爹,让你大哥代表为叔,你兄妹一起去看看也好。”
相王一锤定音,永宁公主率领本部人马走出相州城,广平郡王率领两百虎卫护驾而行,理由冠冕堂皇:“永宁公主想去看看大海波涛,广平郡王随驾保护。”
可高洌和慕随风没有充分理由,只是凑巧也想去看看大海波涛而已,还很凑巧地与永宁公主的鸾驾遇上。
这么凑巧的事让舒玉兴奋,当场决定加入凑巧,却被莱国公和丰原侯家的小子紧紧抱住,他们瞄见高洌眼中的杀气了,担心舒玉此去会凑巧淹死在大海里。
高洌的水性非常好,曾在源河里游过泳,拥有凑巧的技术。
而慕随风的眼神也不善,可以判断他在锦江里游过泳,施展凑巧技术的可能性同样存在。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舒玉认识深刻,遥遥望着远去的队伍,眼中流下失恋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