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前辈,您应该读过张仲景先生的《伤寒杂病论》吧?”
“当然!张仲景先生乃是一代医圣,身为医者,我岂能不读他的书?”
苏青月点了点头,说道:“没错,张仲景先生身为太守,却并不看重权势,而是爱民如子,经常为百姓治病。”
“张先生曾在冬日目睹无数百姓冻伤双耳,因此特意研制出一个可以御寒的食疗方子,叫作'祛寒娇耳汤'。”
“张仲景先生为百姓舍药治病这天正是冬至!因此,后世便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惯!”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瘟疫横行,无数百姓死于伤寒!张仲景先生立志要与瘟疫抗争到底,于是弃官从医,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写出了《伤寒杂病论》这一旷世巨着!”
……
“原来冬至吃饺子的习惯是这样来的呀,长知识了!”
“张仲景先生也太伟大了吧,那可是太守啊,位高权重,说弃官就弃官?”
“《伤寒杂病论》成书东汉末年,到现在已经有1800年了!”
“这本书非常厉害,直到现在,书里的知识还能为我们所用!”
……
某医学院。
“怎么突然又扯到张仲景先生了?这节目到底想干什么?”
“难道说,主持人想让谈允贤去见一见张仲景?”
“太俗了吧,那一次班昭的节目已经用过这套路了。”
“管他呢,也许就是顺嘴呗!”
……
某社交平台。
#张仲景吃饺子#
#谈允贤#
#张仲景弃官从医#
@松心契:加油!中医一定可以复兴!
@海棠未雨:这可是东汉末年的书啊,不知道现在的医师有没有进行补充和创新?
@梨花先雪:我估计又是囫囵吞枣,拿来就用!只会继承,没有发展,中医怎么可能进步?
……
某杏林论坛。
“我怎么感觉这个主持人提《伤寒杂病论》有点不怀好意啊!”
“怎么讲?”
“我猜的啊,我预感主持人接下来可能会讲伤寒派和温病派!”
“咦?说的是啊!还真有可能!”
“好家伙!不会又吵起来吧!”
……
“谈允贤前辈!接下来我想带你去见一个人!请跟我来吧。”
说罢,苏青月拉着谈允贤的手,一步踏出,画面破碎,随后快速转化成了一处荒凉的军营。
无数穿着破破烂烂的鸳鸯战袄的明朝士兵躺在地上不断呻吟,上吐下泻。
“谈前辈不必惊慌,这只是画面重现,他们看不到我们。”
谈允贤看着眼前这些士兵的模样,神情复杂。
“这是我大明的士兵,他们为何会是这般模样?”
“谈前辈,你能看到我这模样,想必已经猜到,大明早已灭亡了。”
谈允贤点了点头,说道:“的确,你说你是后世之人,却未曾穿我大明衣冠……”
“现在是崇祯十五年,离您所在的正德五年,已经过了一百三十二年了!”
“一百三十二年!”
“没错!此时的大明,不仅有后金袭扰边境,还有闯王李自成起兵造反,甚至还爆发了全国性的瘟疫,可谓是内忧外患。”
“闯王李自成?”
“没错,李自成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驿卒。”
“他怎么敢?”
“有何不敢?对我们后世之人来说,李自成,他是一个英雄!因为此时的大明,官绅勾结,朝政腐败,百姓早已忍无可忍!起兵造反!不过是为了活下去!”
“你……你竟敢说这种话!”
“没什么不能说的,后世早就没有了皇帝,我们华夏子民现在全都是平等的!”
谈允贤瞪大了眼睛,完全无法理解苏青月所说的话。
“前辈,有些事情你无法理解也很正常,先跟我一起观看画面吧。”
说罢,苏青月轻轻挥手,画面流转。
……
崇祯十五年,秋。
一处破旧的西北小镇。
由于战争的摧残和瘟疫横行,无数百姓倒在街道上,呻吟号叫,痛苦不堪。
一个游方大夫走在街道上,口鼻上围着一个布巾。
几个穿着麻衣短衫,赤足踩着草鞋的男子突然冲到那游方大夫面前,将他快速带到了一间木屋之中。
木屋里是一个身上插着一把断箭,穿着灰色长袍的年轻人,年轻人向着那游方大夫微微施礼。
“这位先生,能否麻烦你为我治伤?”
游方大夫叹息一声,连忙取出药箱,拿出工具,将断箭取出,替年轻人包扎好伤口。
“多谢先生救命之恩,没齿难忘。”
游方大夫摆了摆手,说道:“治病救人乃医者本分,不必言谢,只不过,看你这样子,也像个读书人,怎么也反了?”
“先生有所不知,连年灾荒,课税不减反增,乡里人都活不下去了,不得不反!先生,我们准备前去投靠闯王,不知道你愿不愿意跟我们一起去。”
游方大夫摇了摇头,说道:“我只为悬壶济世,这朝代交替的斗争,我还是避而远之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