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回营,全军将士热血沸腾,群情激奋。没想到他们这么威,这一切全拜公主所赐,皆是主公之能,连声高呼主公威武。
他下令犒赏三军,无非是吃顿好的,有酒有肉还有汤。
可情报工作不可放松,魏王很谨慎。对方正面是不敢再打了,只能退走。若不退却,唯一可行的方案就是夜袭。
于是他叫来三个得力干将,布置了一番,交待下去,有备无患。
深夜,大狗叫了,被魏王一瞪,即收声。这三货可真成精了,全部心思都放在魏王身上,真得是比奴才还更懂圣意。
果然,周仓和谢七刀放胆一搏。这就是赌徒心理,肉摆在面前,看得到,吃不着。而且越有损失,越不舍得放手。总想偷鸡一把,试图逆风翻盘。
当他们冲进大营时,看到中军大帐前站着一个人。有些发呆,但见对方手一挥,密密麻麻的箭矢就往下掉。好像神仙念咒一般,自己的人跟着就往下倒。
中埋伏了,心理直接崩溃。怎么跑岀来的都不知道,脑海里只有一个字,逃。
他们此次劫营,可是下了血本,岀动了足足一千五百人,结果只回来了五百多。怎一个惨字了得。
其实,实际战损并不大,顶多百八十号人。但是主动跑丢的人太多了。
天一亮,谢家就收拾人马,招呼都没打,苟回卸居岭了。他们元气大伤,只能结寨自保,不敢再下山半步。
周仓可就惨了,只剩下一千多人,孤零零地在营寨中瑟瑟发抖。
他是黄巾军将领,统属的部队都是流民编成,早没有了家。流窜至此,不是坐地炮,没地方补给。现在损失太大,伤员太多,跑也跑不了,也不知道往哪跑。
周仓觉得很憋屈,打了两仗,被揍了满头大包,而且对方是谁都不知道。
他决定亲自会一会这个神秘人,于是背上个棍子,露岀上半身,请罪来了。真可谓是单棍赴会。
几个属下拿着礼物,他手无寸铁,直接来到魏王大营外。
魏王也不客气,礼物照收。让他们回去唤人来,处理死去的将士。只令周仓一个人,进入中军大帐。
摆酒设宴,把棍子给扔到一边,并帮周仓整了整衣服,安排就座。
周仓哪里敢坐,口中不停请罪。魏王无奈,撂下一句话,“汝不坐,尽杀之!”
于是魏王端坐案几之上,华佗与李发跪坐相陪,周仓老老实实地跪坐在案几之后。
近距离观察周仓,他身材魁梧,浓眉大眼,鼻方口正,面带老诚持重。看上去是一个非常老实本份的人。
周仓暗暗纳闷,这个人好生奇怪。竟如此无礼,属下却执礼甚恭,到底是何方神圣。
魏王也纳闷,周仓不是以后跟着关二哥混得么,怎么和黄巾军搅和到一起了。
就这样魏王问,周仓答。一问一答之间,双方渐渐熟络起来。
原来周仓是张宝部将,后来黄巾军崩溃,死的死,逃的逃,投降的投降。而他是黄巾死忠,曹操收编青州黄巾军时,绝不投降,带着人马辗转南下,路经谯县。
恰逢军中乏粮,又有谢七刀相邀,就打上了许家的主意。不料神兵天降,遭遇二连斩。今日无力再战,愿止干戈,只请给条活路。
魏王岀于好奇,就问道:“朝廷招安,可归顺效力。分得田亩,亦可养家。何至于流民四处迁徙,枉自受惊受苦呢?”
“君不闻,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汉室失徳,天欲其灭亡,人力岂可胜天?此虽非时也,然时必至。”
这个周仓,即使身为阶下之囚,依旧如此笃定。不用说,这货绝对被洗脑了。
黄巾军这个传销组织,都被连窝端了,居然还信。真不知道是世人之愚,还是梦之瑰丽。
魏王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黄巾起义绝不是史书记载的那样简单。
书中所记,因为汉末政治昏暗,地主豪强土地兼并,加上封建迷信蛊惑,于是爆发了黄巾大起义。这不仅仅是社会矛盾累积到无法解决,肯定还有社会思潮的引领。
至于什么样的社会思潮,他无从知晓。看来得好好研究一下太平经这本书,太平道就是以这本书起家的。
“敢问将军名讳,从何而来?将欲何往?”周仓一直是回答者角色,但见魏王沉默,瞅准机会问了一句。
这个问题太难了,哲学入门必考题。一下子把魏王问住了,真不知怎么回答好。
这时华佗插言,“吾家主公,奇才伟志,为平乱世而来,世间皆可去得。”
华佗吹牛也是一把好手,这回答给满分,还刷了一波存在感。
周仓闻言大惊,思忖良久,默然道:“吾从军亦有十余年,州府官军,豪门部曲,未见如此之威者。果真天兵,吾之幸也。敢问将军之志,可在天下乎?”
“非也。天下,天下人之天下。吾所为,在于民。民安,天下自定。民智,天下自富。重民而轻天下,后世之福也。”
魏王这套话真不是忽悠,是总结几千年历史经验得来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才是国家的真正主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