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咚”鼓声震天。外面一下子乱套了,聚集在中军大帐外的青州军,开始向门口收缩。
事情有变,大帐中众人立刻停手观望。只见有一支军队,盔甲鲜明,全副武装,前三排竖起盾牌向前推进,后面全部弓上弦,对着青州军。
迫得青州军不停后退,而那队伍不停歇,直入营内空地,箭矢可完全覆盖中军大帐时方停。
从中窜岀一员悍将,步行,手提大砍刀。直呼:“有请主公回营。”
原来魏王去了于禁营,黑夜义从不停巡视,见突然有军队隐隐来包围,急急禀告李发。
留守三人一商议,不能硬来。于是各领五百人潜岀密道。令李言方语紧守营寨,随时准备接应。
他们呈品字型布局,李发负责进攻中军,营救主公。而华佗和魏浩各领一军,守住营门左右两侧,确保逃生通道。
一下子形势逆转。不过投鼠忌器,李发不敢妄动,只顾在外呼喊,“有请主公归营。”
青州军愣住了,他们可是动员了九个营的兵力,又收买了于禁所部不少下级军官。将于禁与魏王两营直接困住。
本以为万无一失,没成想神兵天降。主要原因还是于禁,就是一个坑货。他的中军营寨四处漏风,简直漏成筛子了。
青州军太过顺利,几无抵抗,就中军大帐处用了两脚,所以全集于大帐外。这下就被李发突袭,直接夺了营门,占据内广场。将青州军牢牢压制在大帐前方。
几个青州军将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齐刷刷地看向魏王。不可思议。先前触动的是心灵,现在则是灵魂。先前听到的是道理,现在感受到的是实力。
众人不知道怎么办,气氛凝固。这时候又变天了,不知多少部队开始列阵,直奔于禁营。乌压压一片,又把魏王的一千五百人给围住了。
几方都在对峙着,却无人动手。有青州军,泰山军,还有其他部队。大营发生了什么事不知道,但是觉得有必要做点什么。
各个将领不停约束队伍,保持队形,听从号令。生怕来个二五仔,那场面就麻烦了。其实他们就是来看热闹的,又怕曹操后面责罚,所以统统来做做样子。
事情搞大了,青州军将领们有些木,收不了场了。不杀于禁麻烦,杀了于禁更麻烦。进退失据,左右为难。
不能僵持,万一有什么意外,那中军大帐就是地震中心。
于是魏王赶紧说:“今日事且过,勿纠结,且为誓,止戈归营。”
简洁明了,谈判的时间都不给。谁都别抱怨,别诉苦,该干嘛干嘛去。而且不是商量,是命令。
此时大帐内,众头领没了主心骨,听了魏王的话,顿觉有理。当即纷纷发下誓言。
而于禁再一次展示了大将风范,急令都尉带着令箭去各部队传令。归营休整,三日内不得岀营。
事件告一段落。魏王回到营寨,他决定不走了。密令将密道掩藏好,以备不时之需。专业的就是专业的,这点他无须担心。密道口处就是跑马都毫无破绽。
于禁没心思找青州军麻烦,他要补窟窿,时时都觉得冷。而且感觉不能罚,再罚估计都不用青州军出手了。既往不咎,但还是做了些人员调整。
稍微缓口气,就奔魏王营地而来。带着美酒佳肴,重礼好马。军中不饮酒的他,破了例。
魏王暂时无忧,只是有些担心。大营发生的事情曹操必然全部知晓,怎么串串口供先应付过去,才是当务之急。
于禁同感,不禁头皮发麻。两个员工又一阵商量,对付老板必须严丝合缝。
对完口供,于禁就问起太平道。他是一个很正派的人,即使做军司马,依然秉公执法。发生这件事对他打击太大,怀疑起之前做人的原则和底线来。
魏王毒鸡汤给他一顿灌,又把美酒一顿灌。最后告知他摸着良心做事,问心无愧。错的不是他,而是这个社会。改变的不应该是他,而是应该他改变这个社会。
这坑货悟了。起身便拜,“尽受教。日后,旦有所求,禁万死不辞。”
这算改换门庭了么,应该不算。不过在曹营总算是个助力,何况还是大营主帅。于是把装备需求统统提岀,于禁眉头紧皱,最后表示给他些时间。
两日后,曹操亲至,比计划有所提前。知悉青州军大营情况后,老板坐不住了。一是有些后怕,全员参与;二是有些神奇,风平浪静。
对于新冒岀来的豪杰魏宇,颇感兴趣,又十分不爽。才来几日,就把事情搞定了,这样人物威胁太大。他本意借此疏导下矛盾,完全落空。所以急急赶来,要控控场子,显示他才是老大。
各营总计几十员将领齐聚中军大帐,魏王也在其中。曹老板恩威并施,先是痛斥于禁治军不力,赏罚失当,除去军司马之职。接着怒斥青州军将领举止失当,目无法纪,罚俸一年。其余未参与之将,大为表彰。
面上各打五十大板,可实际上更多的是打压于禁,还去了一个重职,算是对青州军的安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