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续自然不会让阎忠只当个行长,他清醒下头脑将经常提起的贾诩和他联系在一起后,终于想起这是哪位。
毕竟毒士贾诩的名气可比他大太多了,有的时候名气还真得靠名气攒,征战沙场几十年后的战神需要经历许多的生生死死,从尸山血海磨练中爬出来。
而不出名的人却很容易出名,好比从山沟子里爬出来的傻子能抗的住战神的一刀,便可以和战神一起名流千古。
嗯,就是这么的简单!
咳咳,不过这里当然不是说阎忠是傻子。
他可是个不怎么出名的人才,按照时间推进,他现在应该是东汉末年时期在汉阳地带风骚一时的名士,而这个人最擅长的便是察识人才!
毒士贾诩年少时候其实并不出名,只有这个阎忠觉得他不同于常人,说他有张良、陈平那样的奇策谋略,这才给了他出名的平台。
公孙续算是全明白了,怪不得这小子不投降汉军而投靠诸侯呢。
原来是进退无路啊,看来投靠自己也是权宜之计,当年皇甫嵩平定黄巾起义军后这小子便劝其趁机发动政变。
这小子算对了一切事情,可惜的是却算错了汉室杰臣的忠贞不二,皇甫嵩不同意后就要逮最他,最后这家伙就逃往凉州隐居起来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在王国兵败后韩遂等人就会劫持阎忠为帅,而阎忠将会极力的反抗不顺从最后愤恨而死。
这阎忠也是一个有原则的人啊!
可以跟随主公反抗腐败的大汉王朝,但却不可以顺从预先谋反的贼子,这阎忠的思想有点意思。
公孙续的手下还真就缺少这么个引进人才的荀令君,不过真荀彧他是请不来,那就只能遵循渐进的收服阎忠了。
不过还是那句话,不能因为谁是历史名将就委以重任,他自己现在可是主公啊,要是太过热情的话以后谁还会服从自己?
所以公孙续还是打算让他当个行长,等故道抢完那些货物后才名正言顺的将其提拔,田豫也是这么认为的。
年初这场无名飘飘细雪,终于在昨晚的黄昏时分停止,而这个黄昏当属于后世的二十一点到二十三点之间。
汉朝时期统一的都将时间分为十二时辰,分别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脯时、日入、黄昏、人定。
这时间上和后世唯一的不同点就是他们将两个时辰全成一个单位,好比从昨晚的黄昏开始,往后推两个时辰便是人定,也就是二十三点到一点之间。
时间可是非常宝贵的,所以才有战场上刻不容缓、瞬息万变的说法,而东汉时期的时间仪器压根没有那么完善,最好的时间衡量也是靠着日晷。
但经过黄巾大乱后再加上连年战乱,这种东西也不是家家都有,所以在万家田屯沓的时候,公孙续就发现那些农民有经常白天看日头的习惯。
用眼睛观察天气的好坏和湿度,根据太阳与阴影的位置判断时间,公孙续那时候就感觉好神奇,原来观星测位不仅仅是诸葛亮会啊。
不过最后试了一下才知道都是扯淡,精度偏差的很是不理想,虽然日晷与看日头的理论一样,但日晷上有刻度线点,这样会更加的精确。
不过为了耕种劳作更加精确时间点,在民间的小巷附近晚上会有专职更夫,定时巡游敲响木梆告诉人们几点了。
也就是所谓“打更”。
汉代将一夜分为五更天,每更大约是二个小时,而一更天便是日入,也就是十九点到二十一点,同理依次后推。
不过这些都不是公孙续和官家用的,他们所用的东西或许在后世这个计时方式很简陋,但却是这个时代富贵人家才能用得上的时间宝物。
那便是看漏种!
水漏和沙漏指示从物理原理看来,除了消磨点的能量一直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它在时间上的规划是最为精确的,公孙续每天的出行规律靠的几乎全部都是水漏。
不过有句话说的好,还是有钱的人家会玩,上次去颖川陈家的时候,田豫和公孙续就闻到一股不同寻常的香味。
最后听人家讨论才知道是陈家灵堂点的时间香,如果非要较真的话也可以管他叫做还魂香,并且用的是上好的“砚脂香”。
这种看更香定时间的原理就是更香上有刻度、有各种形状,看香头烧到什么刻度便是确定就是什么时间。
不过这种东西多半华而不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炫富,有的大粗更香烧起来能烧好几天……
而田豫最近在行军的过程中,竟然逐渐的爱上了这种东西,公孙续简直就像是在割血。
封赏虎牙将军的银两这顿被田豫败火啊,你说看时间也不至于非得看香啊,那是真能败火啊。
不过别说这件事情还真怪,只要下雪停止后田豫的病情就会立马好一半,这对公孙续来说可以非常好的消息。
早在三天前公孙续就已经带领着兵马往故道赶了,不过让他苦恼的是军队的散漫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