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公子霄的婚期一天一天临近。
安歌不想引人注目,特意嘱咐公子霄不要送聘礼上门。
若放在以前,他自然是不肯的。
她收了魏灵均一百二十八抬聘礼,全城欣羡,而今却不肯收他的。
但是转念一想,女儿家要面子,同样的风头出多了,难免惹得燕京城的老百姓非议。
她最终嫁的人是他,这就够了。
让安歌没想到的是,即便没有聘礼,公子霄的婚礼依旧轰动了整个燕京城。
燕京的九月,红枫满地。
出嫁这天,天色晴明。
从夏府出去,沿街所有的屋檐,都挂上了火红的灯笼。
十里红妆,从夏府一直铺到皇宫。
少女换上凤冠霞帔,云鬓高堆,唇染丹朱,姿容极美,面色却没有一丝喜气。
夏蝉搀着她到前厅辞别高堂。
夏征元坐在厅中,叶知行站在一边。
夏征元没多说什么,只殷切叮嘱了几句。
安歌在盖头下面,心思也不由觉得苦涩。
她终究是,让原主的父亲担忧了。
但她没有别的选择。
叶知行以兄长的身份送她出门。
他面色凝重,走到她的面前。
安歌顶着红盖头,叶知行看不见她的神色,不知她是喜是忧。
事到如今,也已经不是他一介户部侍郎能左右的了。
俊秀的青年淡淡叹了一声,“你这又是何苦。”
安歌在盖头下面苦笑了一下。
“叶哥哥放心,妹妹的选择,心甘情愿。”
叶知行无话可说,只在身后帮她清点了送亲的队伍,便送她出门。
前世她猝死时已然过了幻想婚礼的年纪,今生也从没想过,出嫁时是这般场景。
没有欢喜,只剩筹谋。
鼓乐笙箫响起,迎亲的队伍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宫中女官搀安歌上了花轿。
待入了花轿,安歌服下一颗先前让夏蝉去寻的药丸,用以让葵水提前到来。
她找不出别的更好的理由,不与新郎在新婚之夜圆房。
约莫五六日的时间,应当能摸清公子霄在东宫的生活习惯和物品归置。
找到虎符以后,余下的计划,就可以由独倚楼来完成。
锣鼓声响彻了燕京城。
东宫。
文武百官皆来赴宴。
殿内火红的宫灯三步一盏,装潢华贵喜庆。
永乐帝和尹皇后坐在殿中央,然而永乐帝铁青着脸不能开口说话,一旁的尹皇后不停地痴笑。
永乐帝被点了穴位,只能僵坐着,任由身边的曹公公摆布。
公子霄站在雍和殿的门口。
温润如玉的公子穿上龙纹喜服,头顶黑底金纹冠,尊贵而令人瞩目。
新娘子婀娜婉丽,嫁衣华美仙姿,步步生莲,从青白色的石阶上,一步一步向东宫走来。
凤冠繁重,压得安歌有些吃力,如她的心事一般重。
她看不清前路和眼前的人,只由着女官搀扶,走到殿前。
到了门口,女官将一条红色的彩绸一端放在安歌手里,另一端交到公子霄手中。
公子霄眉眼温柔,望向安歌。
踏进这殿门,拜了天地,没有人能把她抢走。
“吉时已到,请新郎新娘入殿拜堂!”
女官洪亮的声音响彻东宫,两旁侍奉的侍女从花篮中洒下无数花瓣。
红色的盖头微微被风吹起一角,少女余光瞥见零落的花瓣,以及东宫的门槛,就在脚下。
她能感觉到公子霄在稍微前面一点的地方牵着红绸的另一端,只等她入殿。
“且慢!”
低沉略微沙哑的厉喝声忽然从身后传来。
那一声虽短,却是不由分说,势必要等的一声‘且慢’。
安歌的身子僵住。
那声音有种魔力一般,叫她不得不回首。
秋风留恋美人,逡巡又过,艳红的盖头被风带走,飞上天际。
嫁衣火红,衬得少女面庞愈发白皙,修眉春山含黛,那双眼睛眼睫细密,却似乎是湿润了。
她怔怔向声音的方向看过去。
那人身形如松,玄色劲装,银制的面具下,一双凤眼直直看向她。
男人噙着熟悉玩味的笑容,忽地纵身跃起,从天而降,在安歌的身边轻轻落下。
只是瞬间,她还没来得及思考,纤腰落入他的臂弯。
他在她耳边呢喃,“小姑娘,戏再演下去,本王可不想看了。”
腰间手掌的温度隔着嫁衣传来,他的声音变了,可是抱她的手法,却是丝毫未变。
一刹那时光,此刻却慢了下来。
惊诧混杂着喜悦,如滔滔江水在心上奔涌。
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呆呆地看着他。
宴席上的朝臣纷纷站起,惊叫。
而她的天地万物里,仿佛一瞬间都静谧了,让她忘了她本来在做什么,现在在做什么,以及,下一瞬面临的,是怎样的处境。
这一刻,她的眼里只有他一人。
‘独倚居士’搂着安歌,身轻如燕,几步落在东宫殿内。
谁也没有料到,太子婚宴竟会出现刺客,而且,劫的还是太子妃。
公子霄手中的红绸坠落,竟也愣住半刻,才大呼,“有刺客。”
宫中的侍卫传信,“抓刺客!刺客挟持了太子妃,莫伤到太子妃。”
话落,东宫的侍卫冲入内殿,将‘独倚居士’团团围住。
朝臣和宫女们谁也没有见过这样的阵仗,都有些慌乱。
不知这戴面具的男人是何方神圣,竟敢闯太子婚宴。
永乐帝怒目圆睁,盯着下面发生的一切,却说不出话来。
公子霄从殿外一个侍卫手中夺过剑,追到‘独倚居士’身后。
“大胆刺客,这里是东宫,岂容你放肆!”
银制的面具后头,男人墨黑的瞳色深邃,刀锋一般的目光扫过公子霄怒气冲冲的脸。
“放肆?原来,殿下还知道放肆两个字怎么写?”
“胡言乱语,大放厥词!”
刺客望向公子霄时的眼神,叫他觉得胆寒,仿若再让这个人多说一句,他都浑身不自在。
“来人,将他拿下!”
‘独倚居士’一只手搂着安歌,一只手握住腰间的剑柄。
他望了一圈周围的朝臣,大喝道,“今日众臣皆在,刚好让你们了解一下,你们追随的太子殿下,是如何通敌叛国,联合陈虞祸害亲弟,置大梁军士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