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荣道:“据小弟所知,这是曾家庄,怎么是你的庄上?你不是姓文吗?怎么说曾家庄是自己的家?”文四阳听到此话,怒不可歇,要知道他平生自恃英雄无敌,最怕的就是旁人提起一个堂堂文家大少爷,居然甘愿入赘曾家庄。郭荣见他的表情,知道已说中对方的弱点,但他突然意识到不该激怒对方,立即转而说道:“文大侠,你的大名洞庭湖畔万千百姓都争相传扬,小弟刚到岳州就听闻文大侠英明神武,和师姐都特别仰慕。游山玩水之际结识像你这样的英雄好汉也是吾之所幸。”文四阳脸色略为好转,道:“你师姐住在流水阁,往回靠右边方向走,自然就到。”说着,转身离开。郭荣知道对方武功比自己高出太多,硬闯是肯定过不去的,为今之计也只有找到师姐再做下一步的打算。于是,根据文四阳的指引转身沿右边的走廊走下去。
刚走出一段路,见到“喜鹊阁”三字。郭荣心中略微思索:这‘喜鹊阁’住的又是什么人?看这曾家庄的布局,似乎每一阁都住着一位主人,这里的主人会是谁?正在踌躇之际,突然却听见从院子里传来悦耳的古筝之声。声乐柔美,恰如喜鹊般的叽叽喳喳。乐曲激荡在阁院前的竹林里,恰似一位美人在林间翩翩起舞般美妙。郭荣天生对乐曲喜爱,但一直在山上,几乎没遇到懂乐曲之人。更何况眼前耳听的古筝曲,优美动听,更是从未听过的少女情怀,郭荣不禁驻足聆听。听了一阵,郭荣沉吟道:“听这乐曲,乃古筝曲之高雅者。而弹奏之人似乎还是个女子,手法柔弱,曲韵温柔,似乎琴法高明之至。没想到曾家庄居然有古筝高手。”想到这里,十分想认识这位“高人”,不由自主的步入喜鹊阁。
刚进阁院大门,却被一个丫鬟当面拦住,喝问:“你是谁?胆敢擅闯喜鹊阁?”郭荣怔住,立即笑道:“在下龙虎山郭荣,路过喜鹊阁,听闻里面传来琴音,特来拜会佳人。”那丫鬟道:“什么龙虎山郭荣,听都没听过。三小姐是不会见你这等粗俗之人的。”郭荣道:“在下粗俗与否,听音即识。你自去向你家小姐通传,佳人听到我的笛音,自然会见。”说完,拿出无忧笛,不由分说的凑在嘴边,手指灵动,气息流长,吹奏起“阳春白雪”,悠悠笛音传遍整个喜鹊阁。丫鬟见状,犹豫一阵,最终还是转身进院子里向三小姐通传。
不一会儿,丫鬟又来到院子门前,止住郭荣的吹奏,道:“郭公子,三小姐不喜欢被人打搅清静,请你赶快离开。”郭荣放下无忧笛,道:“佳音虽闻,奈何缘浅?佳人在深闺,却咫尺天涯。”说完,头也不回的缓缓走开。在他心里虽然可惜,可有缘无分却难以强求。他继续往前走,要找到流水阁。
走出一段,迎面走来两个家丁,手持长枪。见到郭荣一个陌生人,立即问道:“你是什么人?”郭荣道:“请问流水阁怎么走?”其中一个家丁道:“找流水阁做什么?”郭荣道:“我来找我师姐,她住在流水阁。”两个家丁齐摸脑袋,另一人道:“流水阁是我们曾家庄接待客人的院子,住的人不下十人,谁知道哪个是你师姐?”郭荣见状,一边说话一边比划着,道:“我师姐自然是一个女子,腰挎长剑,一身雪白衣衫,模样美丽可爱。”两个家丁又摸着脑袋想了想,先前那一人道:“哦,你说的是昨天刚来的燕姑娘吗?”郭荣喜道:“没错,芳名燕芳。”两个家丁道:“原来是燕姑娘的师弟,三少爷早就吩咐下来,叫我们务必找到你。没想到你自己送上门来,我们两兄弟可撞上大运了。”说着,拉着郭荣往左边走去。郭荣惊道:“流水阁不是靠右边走去吗?怎么往这边去?”两个家丁道:“燕姑娘不在流水阁,现在红鱼阁。跟我们去自然就可以遇到燕姑娘。”郭荣听罢,不明真假,只得跟着两个家丁而去。
郭荣一边跟着走,一边问:“我师姐怎么会在红鱼阁?”那两个人道:“我们做下人的哪里知道原因。主人颁布命令下来,我们只能照办。”郭荣更听不明白,道:“哪个主人?”其中一人年纪大的道:“红鱼阁的主人乃三少爷。三少爷昨晚托宋武师发布消息,让所有人找寻燕姑娘的师弟,找到者重重有赏。”郭荣听罢,原来是在岳阳楼上遇到的曾三少爷,道:“三少爷找本公子干嘛?”还是那人道:“我们做下人的怎么知道?但凡主人有命,我们拼命照做就是,哪有资格去刨根问底的?”郭荣一脸茫然,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只得跟着走下去。
跟着两个家丁快速穿行于走廊里,郭荣也分布清东南西北。走一阵,来到一个院子前,见门楣上有“红鱼阁”三字,知道已经到了。其中一个家丁先入内去通传,郭荣和另一个家丁则在院子门口等着。不一会儿,先入内的家丁走出来,道:“三少爷和燕姑娘一早出府去了。”郭荣大为失望,两个家丁也颇为失望。郭荣道:“那怎么办?我们要去哪里才能找到师姐?”这时,从院子出来另一个家丁,道:“三少爷没有说去哪里,我看还是留下来等吧。”郭荣道:“我急着见到师姐,哪里有闲心来等?”说完,转身就要离开。
两个家丁急忙拉住郭荣,道:“郭公子,三少爷悬赏找到你,可是我们兄弟俩先找到你的,你可不能乱走。”郭荣又气又笑,道:“我是人,有脚的,肯定会走。你们两个如果想得到赏金,那得陪我去找师姐。”两个家丁一听,互相看了一眼,道:“好,今天我们就陪你找到三少爷和燕姑娘为止。”郭荣道:“那你们说三少爷和我师姐会去哪里?”两个家丁道:“去大门处问问说不定就能知道。”郭荣听罢,道:“还是你们知道门路,走!”于是,两个家丁在前,带着郭荣往大门走去。
在路上,郭荣问起两个家丁,才知道个子粗壮、年纪较大的叫赵青山,是大哥。瘦一点的赵青松,是二弟。赵家一共四兄弟,都在曾家庄上做家丁,保家护院。郭荣不禁问道:“曾家庄上像你们这样的家丁,有多少人?”赵青山道:“我们不叫家丁。曾家庄内外有一千人左右,像我们是负责护院的,叫做‘护卫’。还有专门在外行走的,叫做‘曾家兵’。护卫两百,曾家兵八百,大家是这样说的。但具体有多少人,我们自己也不清楚。”郭荣听罢,不禁眉头紧蹙,叹道:“八百里洞庭里,八百个曾家兵,难怪曾家庄可以横行洞庭湖畔。”赵青松道:“那倒是。洞庭湖才八百里,曾家庄的势力至少上千里。”看他说得自豪,郭荣心里却在盘算着如何打探到九世宝玉的消息。
不一会儿,来到大门处。赵青山介绍看守大门的是苏浑、冯浩天二人。郭荣见此二人身高八尺,一脸横肉,知道不是好惹之人。苏浑道:“三少爷外出从来不会告诉我们下人,也不敢问。”郭荣问道:“那两位见到三少爷和哪些人出去的?往哪个方向去了?”苏浑道:“三少爷带着五个护卫,还有一个美貌姑娘,往湖那边去了。”郭荣听到“美貌姑娘”,知道那应该就是师姐燕芳。立即望向洞庭湖方向,根本还看不到湖岸。再详细问“美貌姑娘”的相貌特征,听苏浑讲到的,果然就是燕芳。赵青山道:“走,我们先到湖岸边看看再说。”于是,三人走向湖岸。
来到岸边,空无一人。赵青松指着远方道:“三少爷会不会带燕姑娘去游玩君山?”郭荣道:“我师姐怎么会那么悠闲去君山游玩?”赵青山道:“来到湖岸,现在又不见人,没去君山会去哪里?”赵青松道:“不去君山就回红鱼阁等,郭公子,由你决定吧。去其他地方盲目的找,那是大海捞针啊。”郭荣听罢,心中犹豫,思索一阵,最后道:“那我们还是先去君山看看吧。”赵家两兄弟立即带着郭荣往右边的码头走去。
码头上没有人也没有船,赵青松急躁起来,道:“怎么一艘船都没有?平时这里至少会停一两艘的。”赵青山道:“平时至少会有一艘船,而现在没有船,说不定刚好平时留的那一艘船正被三少爷拿来驶去君山了。”赵青松道:“大哥说得有理。”郭荣也烦躁起来,道:“那该怎么办?”赵青山道:“看来,只能回去等他们回来。”郭荣道:“难道就没有其他船?”赵青山道:“其他码头上说不定还有渔民的船。”郭荣突然想起云正庭带他去的那个打鱼码头,立即往南方走去。赵家两兄弟立即拦住他,问道:“郭公子,你这是去哪里?”郭荣道:“我知道那边有一个码头,是天网帮的码头,我们可以去看看,说不定有渔船。”赵氏二人互相看了一眼,赵青山道:“走去看看也无妨。”二人只得跟在郭荣身后向南方走去。
三人沿着洞庭湖岸边往南走去,郭荣在前,赵氏兄弟在后。走出一段路,郭荣遥遥望见左边有一行人往同一个方向急速奔走。郭荣惊讶,定睛细看,原来大约十几二十来个壮汉围着一人,看那些壮汉的打扮,正是曾家庄的护卫。而围在核心之人,不是云正庭还会是谁?郭荣思索着,突然问赵氏兄弟道:“赵大哥,那么多人急匆匆去干嘛?”赵氏兄弟已注意到那一行人,又仔细看了看,赵青山道:“是张头领和方头领带着护卫,看中间那人是天网帮的云正庭。不知道他们要去做什么。”郭荣道:“两位和他们应该都很熟吧?要不我们过去看看?”赵青山道:“当然熟络得很。”说着,立即快速向那群人奔过去。
云正庭也远远看见郭荣和两个曾家庄的护卫奔向自己,但他另有急事,所以,并没有在意。渐渐靠近,郭荣大叫:“云大哥,你们去哪里?”云正庭向郭荣挥手,道:“郭兄弟,你去忙你的,不用跟着我。”郭荣追上去,道:“云大哥,我要去君山,但没有船,能帮我找到船吗?”云正庭道:“你去今天卸鱼的码头,那里应该有船。就说是我答应了你的。”郭荣放慢脚步,看着云正庭一行人快速前行,心中突然意识到什么,立即又追上去,问道:“云大哥,你们这是去哪里?”云正庭道:“回家。你快去码头,不要跟着我。”
郭荣听到“回家”二字,又见曾家庄二十来个护卫簇拥着云正庭,他不禁想起院子后门池塘里的那条红鲟鱼。他记得云正庭说过,这条红鲟鱼关系着曾老太太的性命,云正庭之所以不让大家走漏风声,就是怕被曾家庄的人知道。如今曾家庄的人已经知晓,那么情况恐怕就难以想象。再看眼前的情形,郭荣觉得似乎曾家庄的人要依强夺取那红鲟鱼。郭荣感激云正庭的一身正气,二人萍水相逢也愿意帮自己混入曾家庄,所以,也想出力帮助云正庭。郭荣以轻功飘逸迅速而自居,如今一见,立即身影一晃,已经抢在曾家庄众护卫的前头。他对云正庭道:“云大哥,我先回家看看。”说完,更不作停留,立即展开轻功如风般飘走。云正庭抬眼望去,心中又惊又喜。身旁的方头领名兴,惊讶道:“云大哥,这人是谁,怎地如此之快?”云正庭摇头,因为他确实不知道郭荣是谁,也不想告诉他们郭荣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