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走近宫城。
这时少年的眼中才露出一丝惊诧之色,但也仅仅是一丝,很快就消失不见。
走在前面的王继恩回过头来,“我以为你永远不会吃惊。”
少年道:“我是人。”
语音简短,似乎多说一个字都嫌浪费。
是人,就有七情六欲,会高兴,会伤心,当然也会吃惊。
王继恩笑了笑,“人总有一个名字的。”
少年的回答更妙,“名字是别人叫的。”
王继恩又笑了,他觉得这个少年很妙。
“我也用过好几个名字,你说的很对。”
他本以为少年不会再回答。
但是少年忽然道:“一个人可以不知道自己的名字,但绝不能不知道自己的使命。”
少年的眼睛里,蓦然出现一丝坚定的火苗。
说完这句话,他不再说话,随着王继恩一起进入宫城。
这时,少年提出了一个请求,“能不能给我一件干净衣服。”
王继恩又笑了,这少年很聪明,知道要去见皇帝。他穿着这身衣服去见皇帝,难免失礼。
可是后来事实证明,他猜错了。
少年不是为了怕皇帝闻到他身上的臭味,而是......
王继恩带着少年进入垂拱殿,他和晏宁使了一个眼色,自己退了出来。
夜已经深了,人总是会饿的,内侍送上莲子羹,晏宁和赵光义正在喝粥。他们坐的远远的,楚河汉界清楚分明。
垂拱殿的依旧明亮的灯光照在少年的脸上,赵光义隐约觉得这人有些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他每日日理万机,府上仆役上百人,少年不过是一个掏粪少年,他哪里认得过来。
少年走到他面前。
赵光义眯起眼睛,“你,认识我吗?”
少年道:“小人是您府上的人,当然认识你。你是当今皇帝的亲弟。”
赵光义脸色大变,手中的杯盏微微发着抖,他的目光变得凶狠起来。
“你是何人?居然敢冒充我府上的人,肯定是晏宁找你来的。他给了你多少钱?”
他扭头看向晏宁,神情说不出的悲愤交加。
“晏宁,我和你无冤无仇,你为何要陷害我?这对你有什么好处?”
晏宁道:“你真的不认识此人吗?”
他看向少年道:“把你的腰牌给他看看。”
少年把一块乌木做成的腰牌,放在了面前的桌上。上面有字有号,还有一个编号。
腰牌是赵府出入的凭证,一个编号对应一个人,府上都有记录,做不得假。
赵光义面色又变了变,看了看晏宁,又看了看面色难看的赵匡胤,忽然自言自语道:“真是怪了,难怪看你这么眼熟。你在府上负责什么的?”
少年道:“我是掏粪的。”
赵光义厌恶的皱了皱眉,鼻端似乎闻到了一股臭味,把莲子羹放下,他喝不下去了。
赵光义又道:“你认识晏宁?”
少年道:“不认识。”
赵光义道:“那你为何要配合他陷害我?”
少年道:“我没有陷害你,只是想把事情的真相说出来。”
少年向皇帝行了一礼,道:“官家,请允许我把我看到的一切说出来。”
赵匡胤微微一笑,笑容含义莫名,“你说吧,现在殿上这三个人,朕最相信你,因为你本可以不必说出来的。”
少年侃侃而谈,语言虽然简单朴实,但是条理清晰,把现场的事情原原本本说了出来。
赵光义这才发现,这少年不仅胆大心细,而且口才极好。若说他是一府的管事还有人相信,若是他是掏粪少年,说出去根本不会有人相信。
赵匡胤的目光渐渐平静下来,面色和缓。事情的起因已经很清楚了,是赵光义府上的管事狗眼看人低,导致报信迟到,接驾来迟。
这件事晏宁是受害者,他很好的推卸掉了责任,但赵匡胤却一点都不信这件事跟他毫无关系。
眼前这个少年应该是春雨中人。
毫无疑问,赵光义御下不严,导致出现恶果。需要承担主要责任。
赵匡胤是一个皇帝,他不仅是法律的执行者,还是一国之主。
他考虑的更多是权力方面的制衡。
晏宁和赵光义两人之间,似乎有着无法调和的矛盾,这对他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赵匡胤在考虑如何利用这一点。
还有,赵光义居然对他有所隐瞒,这是比做错事更加让他难以忍受的事情。
看来,是到了敲打他一番的时候了,不能让他把尾巴翘到天上去。
良久,他把砚台砸在地上,“砰”墨汁飞溅,把赵光义吓了一跳。
他赶紧跪下请罪。
“皇兄,臣弟有罪,请皇兄责罚。”
他只说有罪,却不说什么罪,也不说认罪。
态度虽然诚恳,但是难掩狡诈的本性。
赵匡胤闭上了眼睛,神情痛心疾首,道:“朕很失望。”
赵光义的眼睛里流下了悔恨的泪水。晏宁悄悄往他袖子瞄了一眼,想看看他袖子里是不是藏了洋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