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梅萱说的没错。
孔孟原以为安排好白杨的事,自己很快就能回到学校。
谁知人还没下火车,他就不得不提前定好回老家的票。
因为就在10分钟前,他接到弟弟孔仁的电话。
孔仁说母亲忽然晕倒,虽已送到医院,但仍处在昏迷中。
所以孔孟不得不再次向刘毅请假。
而且为了不让学生担心,他只说母亲情况并不严重,两天后就能回来。
但具体怎样,他自己都不知道。
先火车后大巴,一路晃晃悠悠,孔孟终于在天黑前赶到老家尉县。
看着眼前熟悉的一切,孔孟心中百感交集。
先前临近毕业四处求职,他已有半年没回来。
不是他不想回,而是作为一个普通三本毕业生,他一直没找到份像样的工作,很有几分近乡情更怯的意思。
后来时空错乱,他得到《超级教师系统》后进入致远,结果还没呆几天,就出了现在的事……
按弟弟提供的地址,孔孟叫了辆电三轮,直奔尉县人民医院。
“哥!”
住院楼8楼楼梯口,孔孟终于见到了弟弟孔仁。
和孔孟好歹大学毕业不同,孔仁对学习根本不感兴趣,高中没毕业就执意辍学在家务农,一家人怎么劝都没用。
以至他虽比孔孟小两岁,但黝黑的脸庞和粗糙的皮肤看起来比孔孟还要要沧桑许多。
“到底怎么回事?”孔孟沉声问。
孔仁吞吞吐吐道:“我也不是很……清楚,妈上午从……葡萄地回来,刚进门……就晕倒了。”
不再理会弟弟,孔孟进入病房,然后他就在房间的最角落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孔母躺在床上,脸色蜡黄面容憔悴。
“妈……妈……”
孔孟走过去,开口低低叫了两声,却没得到任何回应。
想了想,他搭上母亲脉搏,又翻开眼皮仔细观察。
终于,他松了口气,问题应该不大。
用力搓搓手,孔孟用食指和中指在孔孟人中、内外关、百会等穴道处轻轻来回按压。
5分钟后,床上的孔母忽然猛吸一口气,然后缓缓睁开眼睛。
她声音急切:“仁子,家里的事千万别告诉你哥,他一人在外面也不容易……啊,孟子?你啥时候回来的?”
仿佛没听到母亲的话,孔孟神色自然:“妈,你的情况是操劳过度导致,只要注意多休息,三五天就能恢复正常。”
“好,妈都听你的,好好休息。”
孔母反应也是极快,她很自然的转移话题:“孟子,你工作找到了吗?”
“找到了,现在在致远教书。”
“那就好,这样我和你爸就放心了。”
两人说了几句,孔母又疲惫的闭上眼睛。
小心给母亲盖好被子,孔孟给孔仁打个眼色,当先一步走出病房。
五分钟后,孔仁也走了出去。
孔孟开门见山:“小仁,你老实告诉我,到底出了什么事?”
“这……”
孔仁有些为难,其实母亲生病的事,父亲就三令五申不让告诉哥哥,只是他心力交瘁下,还是没能忍住。
孔孟瞪他一眼:“都这时候了,你还想瞒着我?”
说完,他语气放缓:“小仁,咱们是一家人,不管遇到任何困难,都该同舟共济。
只要你我兄弟拧成一股绳,哪怕天塌下来也不怕。”
孔仁闻言,忽然哇的一下哭出声来。
这哭声越来越烈,近几天心底积攒的沉重压力终于找到了宣泄口。
孔孟见状也不着急,他知道弟弟需要发泄。
果然,五分钟后,孔仁声音终于小了些,他啜泣道:
“事情出在咱家……那500亩的……紫葡萄地!”
孔孟一愣,父母承包500亩地种紫葡萄的事他当然知道。
孔仁辍学后,为了给他找个事做,孔父便和村长商量,承包了村头的300亩荒地。
为了这事,孔父除了将多年的积蓄全砸进去,还向银行贷款20万。
总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孔父种出来的紫葡萄第一年就获得大丰收。
因为品种罕见,还没摘就被定出去大半,扣除本钱和银行利息,孔家净赚15万!
尝到甜头的孔父当机立断,将原来的300亩直接扩张到500亩。
没有意外,15万的利润到第二年直接翻倍,孔家原来的旧瓦房也变成三层小洋楼……
现在听说紫葡萄出了问题,他心里也是一紧,这可是全家的命根子!
“难道今年葡萄减产了?”
孔仁摇头:“那倒不是,今年风调雨顺,紫葡萄产量比去年还要高两成。”
“那怎么……”
“哎,问题就出在这增产上!”
孔仁沮丧道:“哥,你一直没回来不知道,去年其他人见咱家种紫葡萄赚了大钱,也纷纷跟风。
现在方圆七八个村种的全是这东西,价格也由去年的一斤8块跌到了8毛……”
听完孔仁的话,孔孟总算明白了母亲晕倒的原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