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大约一刻钟,远远看见出城公路上出现了一辆汽车,朝我们所在的方向快速行驶过来。
“是那辆菲亚特!”张帆瞄着眼睛使劲瞅了瞅。
“果然从另一个入口上的出城公路,这次不会让你溜了。”我窃喜道。
菲亚特离我们越来越近,我拍了下张帆的肩膀,提高语速道“快,发动汽车,往城外开。”
“现在吗?开在他前面?”
“没错,出城公路上来往车辆不多,一直跟在他后面容易引起怀疑,就在前面开。”
张帆快速发动汽车,一脚油门车窜了出去,两车间隔在200米左右,我在后视镜里密切注视着身后的菲亚特。
“话说回来,你为什么会怀疑萨米特?”张帆开着车,有句一没一句的跟我说话。
“他身上有几个疑点,教授遇害那晚,他的房门是开着的,而第二天亚当赶到时,房门又关上了。”
“这代表什么。”
“说明那天晚上,有人进过他的房间。当然,我怀疑的不只是他,是有条件进入他房间的人。”
“进他的房间又如何?”
“他的房间窗口正对着教授卧室,只不过中间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遮挡。”
“你的意思是,有人在萨米特的房间里隔着一棵树杀害了教授?”张帆皱起眉头,看了看我。
我没有说话,仍然死死的盯着身后的菲亚特。
“那我就不理解了,教授生前被人捆绑过,也就意味着已经被嫌疑人控制,他大可以当场杀掉教授,为什么还要设计这么复杂的方式呢。”张帆不解道。
“因为作案时间。”我淡淡的说道“凶手第一个巧妙的设计,就是为了让自己不具备作案时间。”
“你说详细点。”张帆看了看我。
“凶手充分利用警方的探案逻辑,将死者的死亡时间、作案时间和他的不在场时间混在一起。”
“你这说了跟没说一样。”张帆白了我一眼,接着说道“算了,我自己梳理一下,首先死者的死亡时间是确定的,法医检验结果不会出错,是12点至凌晨1点之间,对吧。”
“没错。”
“那作案时间也应该是这个时间段吧?”张帆小心翼翼的确认道。
我抿了下嘴,缓缓说道“原则上没错,但关键是如何作案。若警方认为教授的致命伤来自于胸口的刺伤,则必然断定死者死亡时间就是凶手作案时间,这把匕首的意义在于告诉警方,凶手是在现场杀死的教授。那么警方排查的重点必然是12点至凌晨1点间没有不在场证明的人。”
“是的,根据法医尸检报告,死者心房破裂,大量失血后心脏骤停,死于锐器刺穿心脏所引发的失血性休克,显而易见,胸口的刀伤就是死者的致命伤。”张帆回忆道。
我继续说道“尸检过程中,当心脏骤停和心房大量失血的症状同时存在时,考虑到凶器直接刺穿心脏,正常的逻辑必然是心房大量失血,血液循环量迅速减少导致了心脏骤停。”
“没错,在锐器刺穿心脏的案例中,这是非常常见的死因。”张帆点点头。
“正因为非常常见,所以一般法医检验官不会继续做进一步的病理性化验。”
“难道教授并不是死于胸口的刀伤?”张帆有些惊讶。
看到他的表情,我才想起自己关于教授遇害过程的推测,并没有和他沟通过,只是让他负责跟进奥多姆的事情。我一直将他的工作定义为安全保护,而实际上他也是一名出色的律师,眼下线索众多,应该充分沟通有无,提高效率,我很快完成了一轮自我反省,接着认真的解释起来“没错,这是个巧妙的逻辑陷阱。而实际上,如果心脏骤停在先,而后再在心脏上猛刺一刀,造成大量失血的假象,表面上也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你有证据吗?”从张帆的表情来看,似乎觉得我的推测过于异想天开。
“当然有,地上期刊的两滴血迹重合处,显示滴落血迹形成在先,喷溅血迹形成在后,这是不合理的。”当初我也是通过这张期刊的照片,才发现可疑之处。
张帆听后,一边思考一边说道“你是说凶手通过其他方式杀死了教授,事后再去现场将匕首扎在教授胸口,并伪造了四处喷溅的血迹?”
“是的,这么做的意义,就是要掩盖凶手实际是通过非现场方式杀死教授的事实,误导警方将死者死亡时间作为排除嫌疑人的重要依据。”
“噢,我明白了,这个设计很巧妙啊。”张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转念又问道“但怎么做到的呢?”
“教授生前被捆绑过,但是发现尸体的时候,捆绑他的绳子都不见了,我猜想是凶手返回现场的时候拿走的。若将教授固定在正对萨米特房间窗口的位置,那么只需要发射足够的神经毒剂,就可以让教授悄无声息的死亡。”我一边说着,一边把椅子放倒些,这样可以姿势更舒服的观察着后视镜。
“若真是神经毒剂,确实可以让心脏骤停,而且在体内不留残余物,一般的法医确实检验不出来。”张帆恍然大悟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