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祥宫。
勤勉的朱由检,今天破天荒的没有去上朝。
他持剑坐在殿内。
作物种子已经处理完全,全交给了王承恩,让其妥善保管。
他现在脑子里想的都是如何破局,如何用一个合适的方式,将大明困局撕开一个口子,一个能让他自如掌控局面的口子。
朝堂短时间不能动,也不能指望。
牵一发而动全身。
他的确可以去杀几个阁老,但无济于事。
内阁大臣依旧掌控着政务大权,虽然内部权力倾轧,但想要他们将到手的权利放出来,根本不可能,也不现实。
他需要找一个切入点。
一个迫使大臣通过重判走私的旨令,一个逼迫大臣同意藩王和地方出军饷的破局点,他要这两条旨意能通过内阁!
对于旨意必须经过内阁同意,才能下达下去的情况。
朱由检也很无奈。
这个局面,他试图改变过。
但在朝中大臣一致反对下,最后只能不了了之,难以改变,朝中大臣可以杀,但内阁的权利收不回。
方恒给的提议很好。
因为内阁掌握不了军权,军权从始至终都在皇帝手里,但如果这两条旨令不能在内阁通过,那么一切都只是空谈。
但如何通过,这是一个问题!
朱由检枯坐了半天。
还是没能想出办法,他真的智穷了。
群聊里。
帝辛还在骂骂咧咧,杨广也不时跟着骂几句,胡亥还在被禁言中,估计短时间不会被放出来,一片嘈杂景象。
遇事不决找方恒!
闵由检:
“@方恒,我想不到如何让旨意通过内阁......”
“你能不能再给点建议?”
“委屈巴巴.jpg”
坐在小木凳上,正一脸乐呵,看着群骂胡亥的方恒,见到朱由检突然发问,眉角微微一皱,倒不是很惊讶,只是有点无语。
他其实给过建议了!
大明唯一的破局之处在军队!
朱由检要做的就是死抓军权,通过不断提拔重用,将军权彻底掌控在自己手里。
手里有兵,心中才不慌。
但第一步要做的。
不是去颁布旨令,搞钱平叛。
而是保证自己能活着。
京城拱卫京师的是三大营,但这个短时间动不了,里面的权贵子弟太多,吃空饷也太多,真追究起来,谁也无法预料后果。
三大营的军权不能抓。
朱由检能且只能抓的就是锦衣卫。
不过......
锦衣卫在朱由检时基本形同虚设,完全成为了东厂的附庸,而朱由检又一向讨厌这类,自然不会往这上面想。
方恒:
“你需要重用锦衣卫!”
“不要急,先保住自己的命,再一步步打开局面,欲速则不达!”
“而且锦衣卫没有你想的那么坏,他们是皇室犬牙,要好好使用,不过在用之前,记得去清理一遍,里面有二心的人不少。”
“至于你想让旨意传下去。”
“其实很简单。”
“让朝廷大臣怕,逼他们妥协!”
“我如果是你,直接让东厂正大光明的去查大臣贪污,然后第二天提剑上朝,在朝会时搬出祖制,言明要严惩贪污。”
“而且不杀,只辱!”
“当然,这样明目张胆的去查,基本查不出东西,但你可以叫人伪造,专门用来吓人。”
“这些‘清流’铁骨铮铮,在一次次受辱之后,会慢慢考虑的,毕竟他们对脸面的在意远在你之上。”
看着方恒的回复。
朱由检的脸色微红,他的确不怎么看的起锦衣卫,而且基本也不使用锦衣卫,甚至还有意在淡化锦衣卫的存在。
现在想来的确有些不对。
而且......
方恒提出恐吓朝中大臣,的确是一个好主意,这些大臣向来喜欢用祖制来压人,却是没有想到有一天会被反压回去。
更重要的是。
朝中这些大臣都自命清高,若是真查出问题,当众严惩,恐怕他们想死的心都有,而方恒就是抓住这些大臣的弱点,一个劲的威胁。
逼他们就范!
想通了这一切。
朱由检的心情豁然开朗。
他低下头,看着满桌的奏章,却没有了以前的兴趣,随手推到地上。
就在他准备叫曹化淳来时,突然想起前面看过的一篇奏章,心头一动,将那篇奏章重新翻了出来。
仔细看了一遍。
露出了满意的笑,果然上天会眷顾努力的人,这不是有大臣自己就送上来了吗?
朱由检朝殿外吩咐道:
“来人去把曹化淳叫来,朕有事要吩咐。”
稍微停滞了一下。
他继续说道:
“半个时辰之后,把骆养性也叫来。”
对于方恒说的计策,他心中已经有了大致的想法,而且他开始学习方恒这种身居幕后,掌控局势的权势之道。
一刻钟之后,曹化淳到了。
朱由检没有急着叫曹化淳进殿,他要磨一磨曹化淳的耐性,同时考验一下曹化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