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在这里准备追击乌桓的老弱妇孺,并且要把成立佣兵工会的事情通知贾诩,忙得是一塌糊涂。
蹋顿却是带着自己仅剩八九百的骑兵逃向南方的幽州,蹋顿因为见机得早,而且一千人的骑兵在二十万大军中目标小,所以只是跑散了一百多手下,此时他满眼忧愁得往乌辽山方向望了一眼,他知道,乌桓完了!
乌桓主力被灭,剩下的老弱妇孺都是别人眼中的肥肉,要么是被别的部落抢走,要么就会被那诸夏军俘虏,蹋顿此刻已经没有心思回乌辽山了,因为回去也没用,还不如找人投靠,而且投靠分裂了的鲜卑还不如投靠大汉!
没错,乌桓好歹是大汉属臣,而这不知道哪里来的诸夏军,则是由汉人组成的,看起来像是一伙叛贼,那么大汉皇帝刘宏知道后一定会震怒,而且肯定会打起来,汉人内斗是他们的本能!
当蹋顿花了十天的时间,快马加鞭地带着剩余的骑兵到了幽州治所蓟县后,急忙向幽州刺史刘焉哭诉。
“蹋顿?”刘焉看着跪拜在自己面前的草原汉子,有点傻眼,他去年还见到蹋顿意气风发地带着骑兵在幽州劫掠,自己那时候刚刚上任,对此无能为力,还曾经痛骂这个异族狼子野心,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可是眼前的蹋顿神情委顿,双眼中带着血丝,哪里还有他去年见过的意气风发?
“刺史大人,您要为我们乌桓做主啊!”蹋顿一阵干嚎,好吧,一个大男人抱住另一个大男人的脚,这场面确实有点辣眼睛。
刘焉抽了抽自己的右脚,发现没有抽动,只好无奈道:“蹋顿,什么事?”
蹋顿听后连忙把自己部落遭到莫名黑甲军攻击,而且这支军队叫诸夏军,是由汉人组成的,至于为什么知道名字,那是因为王源没打算隐瞒什么,随意军中的士卒谈论,都到了这个地步了,已经发展成为大老虎,还怕谁啊?
蹋顿在南下幽州之时,他遇到了一个从诸夏军中逃出来的族人。
这个族人是为军队放牧的奴隶,一些看管俘虏的帝国军会聊起诸夏帝国的事情,这个俘虏挺聪明,在蹋顿手下地位不低,懂得汉话,又会来事,所以帝国军看管并不严格,因此才有机会逃出来。
通过这个俘虏,蹋顿了解到了这个诸夏军的基本信息,然而知道的越多,蹋顿越心惊,也更加坚定了投靠大汉朝的决心。
“刺史大人!”蹋顿一把鼻涕一把泪地道:“我们乌桓完了!”像是要恶心刘焉一样,蹋顿还真地流出了眼泪:“大人,有一支十数万的军队突然攻打我们乌桓草原,现在我们乌桓已经损失了十几万的骑兵了!”
刘焉漠然地点点头,这草原上的攻伐关自己毛事,又不是自家的孩子,死再多也不怕!
“大人啊,这支军队是汉人组成的,他们自称诸夏军,在大汉辽东郡,朝鲜半岛和狗奴国四岛建立起了一个国家,称帝建制,自号诸夏帝国!”蹋顿把自己从那个亲信口中知道的基本消息说了出来。
而蹋顿这么一说爽快了,可是却把刘焉吓了一大跳,蹋顿说什么?称帝建制?连大汉的辽东郡都被抢夺了?自己怎么没有收到消息?而且还号称诸夏帝国?
刘焉感觉自己的脑袋被人用大铁锤砸了一下,有种眼冒金星的感觉。
自己身为幽州刺史,连丢了辽东郡这么大的事情都不知道,还需要乌桓派人来求救才知道自己已经犯了失土之责,这个责任,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是刘焉身为汉室宗亲,却是没有多大关系,不过丢失了辽东,却是需要尽快向朝廷上奏的
“你具体把事情说一下!”刘焉神情严肃道,刘焉毕竟是一个人物,历史上能够提出重启州牧制,并且安稳地控制益州,可见刘焉的不简单。
蹋顿看到刘焉的神色已经正经了,连忙把诸夏军十五万步卒进入草原,先是用弩箭大破自己的骑兵,然后又用能够在天空中飘浮的热气球把自己部族吓得投降,自己逃回乌辽山,最后丘力居二十万骑兵败于战车冲击。
刘焉听得脸色发白,这个诸夏帝国显露出来的实力极为恐怖,而大汉现在还在平叛黄巾之乱,哪里还有实力去征讨这个所谓的诸夏帝国?
如果这个诸夏帝国是别的民族组成的,那么还不着急,可是这个国家居然是汉人为主,那么就恐怖了。
在东海之滨悄悄地崛起一个国家,而且这个国家还能够派出十五万士兵去消灭大汉一直头疼的乌桓,这种强大的实力,让日暮西山的大汉怎么应对?
刘焉连忙把这件事情写在帛书上,然后八百里加急地上奏朝廷。
蹋顿求见刘焉这件事情并不隐秘,所以很自然地被王源的情报部门知道,因此一封电报辗转十几个无线电通讯机,跨越千里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王源,甚至蹋顿在刘焉面前把诸夏帝国的基本消息,都透露了出去的谈话细节,也被电报传了回去。
好吧,王源其实挺喜欢特务统治的,王源的情报部门,很多都是参考大明锦衣卫的方法,埋下一个棋子,以后数十年都能够源源不断地监视着想要监视的人,因此,刘焉身边自然也有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