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采薇提着一只灯笼站在承天寺后院的菩提树下,摸摸手中那只圆滚滚的小雀,嫣然一笑抬手将它放飞到了空中。那只浑身雪白的鸟雀扇动翅膀,叽叽喳喳地在姜采薇头顶上空盘旋了一会儿后,飞入了万里无云,群星璀璨的夜空之中。
姜采薇目送着那只小雀逐渐消失在夜空之中的背影,抬手将被夜风吹到胸前的碎发捋到耳后,微笑着深深吸了一口山中独有的清新气息。侧头对着自己身后的塔林道:“出来吧,别藏着掖着得了。”
见自己行迹败露,主持满脸尴尬地摸着胡子从一座舍利塔后面走出来,对姜采薇讪讪一笑:“真是巧啊,贫僧没想到这么晚了,竟然还能遇见姜施主。只是姜施主,您这么晚了不在禅房内休憩,怎么跑到这安置历代高僧的塔林中来了。”
姜采薇微微一笑,柔声道:“主持这招先发制人用的可真是高明,深夜来此自然是有事要办,难不成还是来此与诸位坐化了的高僧私会的。,不过,既然主持问了,那小女又想问问主持这么晚了怎么也不在禅房中休憩,而是跑到这人迹罕至的塔林来了呢。”
“贫僧是来……额……塔……”主持一愣,看看周围高高低低,形状各异的舍利塔,眼珠一转,一把抓起地上一把不知废弃多久,已经残破不堪的扫帚回答道:“扫塔,对,扫塔,贫僧是来扫塔的。”
姜采薇笑着点点头:“是吗。原来贵寺风俗是喜欢夜半时刻扫塔呀,小女今日还是真是大开眼界了。”
主持极不自然地敷衍一笑:“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各地自有各地的规矩,弊寺深夜扫塔的风俗,真是让姜施主见笑了。”说罢主持悄悄地松了一口气,他怎会告诉姜采薇自己之所以会来到此处,是因为刚才讲经出来,偶然看见姜采薇带着一只白色小雀神色匆匆地往后院走。看她满脸戒备的样子,他一时耐不住好奇,才悄悄尾随至此的呢。,这若是传扬了出去,他这承天寺主持高僧的一世威名还怎么保全。
“小女的要紧之事已经办完了,既然主持是来扫塔的,那小女便先不打扰主持了,告辞。”说罢,姜采薇便提着灯笼转身向前院禅房的方向走去。刚走到院中的那棵看起来年岁不少的菩提树下时,姜采薇又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回头冲身后的主持嫣然一笑:“哦,对了。小女听闻,出家人素来不打诳语。想来如主持这般德高望重之人,更该是一诺千金才对。小女方才还疑心主持并非真心来扫塔,想来真是惭愧。主持,您慢慢扫,这满院高僧的英灵可都看着您呢。”
正说着,一阵晚风吹过。一片叶子随着晚风从院中枝繁叶茂的菩提树上飘下,刚好落在了姜采薇肩头。还没等姜采薇反应过来,承天寺主持见状,连忙丢下手中的扫把,几个箭步便冲到了姜采薇面前。动作矫捷,灵活得竟不像个古稀老人。他满脸惊喜地用衣襟擦擦自己的手,小心翼翼地指指姜采薇肩上的菩提树叶,难掩艳羡道:“姜施主真是有佛缘之人,这棵菩提树相传是当年释迦牟尼金身坐化之地,每日不知有多少人等在这棵树下,眼巴巴的就想等一片落叶。可谁知姜施主您只是偶然从这树旁经过,便得到了多少人等了几个月甚至几年都等不到的东西。看来,姜施主的佛缘真是不浅啊。”
“是吗。,”姜采薇挑挑眉毛,拿下肩头那片落叶,放在手中一边把玩,一边轻声说道,“那主持觉得,小女与齐王殿下谁的佛缘更为深厚一些呢。”
“齐、齐、齐王……殿下。,”主持装作听不懂的样子,装疯卖傻道,“这好端端的,姜施主怎么提起齐王殿下了。”
姜采薇低头一笑:“主持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这里只有你我二人,难道还怕此事被旁人听去不成。,今日午后,主持您特意支开柠儿,以解签之名来对小女进行劝解之实的事,不就是齐王殿下暗中指使您的吗。您贵为大齐最为尊贵的承天寺的主持方丈,德高望重,佛法高深。身在空门,又不被世间名利所累。试问,若非与您有何渊源之人,又怎能请得动您呢。,”
主持微微一笑,双手合十向姜采薇行了个礼:“阿弥陀佛,施主真是目光如炬。贫僧早听齐王殿下说过施主冰雪聪明,兰心蕙质。心思之机巧,丝毫不输给京中任何一位客卿或是谋士。之前贫僧还以为齐王殿下不过是情人眼中出西施罢了,因为爱慕施主,所以才对施主不吝溢美之词。可经过今日之后,贫僧才知齐王殿下所言非虚,看来日后,贫僧真是要对姜施主刮目相看了,”
“主持真是会打岔,小女方才问的是齐王殿下与主持有何渊源,可主持却空口白牙地夸了小女一顿,怎么,莫非主持与齐王殿下的渊源还是何讳莫如深的秘辛不成。,”
“姜施主伶牙俐齿,慧心妙舌,只寥寥数语,便说得贫僧竟不知该如何作答才好,”主持仰头爽朗一笑,“也罢,这又不是什么旧日丑闻,说给姜施主听听倒也无妨,其实说起齐王殿下与贫僧的渊源,倒还是要从贫僧的恩师当年入京,同吐蕃密宗大师,,多贡仁波切辨法讲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