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
听到这个字眼,太极殿内仿若炸开了锅。
主战派群情激奋,大感羞辱,齐齐反对。
而主和派则是交相称赞。他们多是掌握钱粮税赋的文官。对于他们来说,不用费一兵一卒、一厘一毫,便可让神国退兵,自然是极好的。
况且,仙朝历史上也多有和亲之举,又不是什么稀奇之事。
他们引经据典,为和亲之事粉饰,却绝口不提每一次和亲,都是因为仙朝战败、长城失守之故。
而这一次和亲,更是兵不见血,连战都未战,神国便胜券在握一般,早早遣使提了出来。
难道神国搞出这般大阵仗,只是为了一个女人?
满朝文武不乏有人发现了这点,但这一刻却是装聋作哑,无人指出。
汝南王在鸵鸟计失败后,正愁无计可施,听到神国要和亲,便顺坡下驴,极力促成此事。
皇后贾南风也来了,同样支持和亲之举。
自前太傅杨文常死后,皇帝没了主心骨,被贾家趁机而入。所以,他越来越听皇后贾南风的话了。
见汝南王和贾南风都如此支持和亲,他也就点头同意了。
以楚王玮为首的武官们,虽然恨极,但也无济于事。
神使李为之得到满意的答复,毫无意外之色。
他跟随先帝数百年,对这个朝廷太过了解了。即便过了百年,仙朝还是那个仙朝,而且更加不堪。
他嘴角噙着笑,再次重申了一遍和亲的要求。
两国和亲,不是两家娶妻嫁女那般简单,别的不提,至少在人选上,必须是一国公主。
但仙朝最缺的便是公主。
永平晋惠皇帝只有一个子嗣,便是太子司南遹,并无公主。
而先帝虽然子嗣众多,公主也有好几位,但不是已故,就是早已嫁作他人妇,算来算去只剩一位杨琼芝,且还是被废的。
这时有大臣请奏,为杨琼芝恢复公主身份。此人自然不是出于什么好意,只是为了促成和亲之事而已。
在太傅汝南王、皇后贾南风的点头下,此议迅速通过,并当场拟成了诏书。
当初长公主杨琼芝被废,便是皇后贾南风一力主张,如今因和亲之需,又忙不迭的恢复杨琼芝的名分,实在讽刺。
皇后贾南风为人善妒,虽然不愿那对母女复起,但此时也管不了那么多。
于她而言,留一位废公主在京都,始终是个隐患。
所以,她巴不得能够借机送走那个贱人。此次的神国和亲,正如她意。
太常张先茂心中悲凉,只觉这殿中污秽不堪,让他喘不过气来。
京都城东,金墉城,破败的大门再度开启。
在宫女太监们的敬畏下,杨琼芝盛装走出,双足依旧赤裸,同样一步一莲。
只是那些莲花漆黑如墨,不复往日的白皙。
在宫女太监的惊恐中,一朵黑莲轰然破碎,瓣瓣莲花激射而出,如同利刃没入他们的体内。他们来不及反应,便纷纷扑通倒地,尸横遍地。
前太后杨芷脸色苍白,被吓得连连后退,再次退入大门内。
她是来给女儿送行的。
因为朝廷只赦免了她的女儿,而她依旧是庶民之身,仍要留在这座荒废的皇家别院里。
“母亲勿怕,不过死些狗奴才,换一批便是。”
杨琼芝转身安抚,很是冷漠道。
她这是在立威,为母亲的将来立威。
这些宫女太监很是势利,在她们落魄之时便百般刁难,见她飞黄腾达后又俯首帖耳,死不足惜。
她经过大起大落之后,早已炼就出一颗坚硬的心,对谁都无爱,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母亲。
她虽然恢复了长公主身份,但也知道这是和亲的代价。她不能长久陪在母亲身边,为母亲将来计,便要向某些人表明态度。
说是两国和亲,但总归是无颜之举。所以此次的公主出嫁一律从简,近乎悄无声息。
某个清晨,在一支军队的护卫下,一架朱辇载着杨琼芝出了京都,一路向北而去。
神使李为之已先行一步,回到神国提前布置。
回程之时,他的身边多出了一位女子,便是那位消失已久的洛素素。
月余之后,仙朝长公主杨琼芝乘着朱辇,越过长城,渡过悬河,踏上神国的土地。
神使李为之带着队伍隆重迎接。
她驻足于悬河北岸,向南遥望片刻,转身离去,没有一丝留念。
洛素素紧随其后,步步不离。
杨琼芝似是不习惯北方的寒冷,微微皱眉。道物黑凤低低叫了一声,化作一袭黑色大氅(读chang),裹住了她的娇躯。
“你不是什么杨家暗子,我也不是真的远嫁神国,对吧?”
大氅内传出杨琼芝的声音,很是平静。
洛素素微微一怔,徐徐下拜道:“属下叩见圣女!”
与此同时,在李为之的带领下,整个迎接队伍也齐齐称诵道:“吾等叩见圣女!”
那些人无不面露狂热之意,声音响彻整个悬河北岸。